按照学校的部署,白城市第一中学2021级全体教师在副校长孙淑媛的带领下,全面贯彻落实《关于组织开展全省中小学停课居家期间“六个一”关爱专项行动的通知》(吉教基〔2022〕7号)的要求,主动作为,认真谋划,制订有效措施,一方面深耕线上教学抓质量,一方面积极开展停课居家期间“六个一”关爱学生身心健康专项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好评。
调整教学,减压力
为了提升线上教学质量,缓解学生线上学习压力,根据课程安排和学生实际,对线上教学进行了调整。一是加强集体备课,努力探索符合线上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二是调整课表,每三天休息半天,增加了休息频率。三是增加了体育、体活课的课时,保证学生每天都有一节课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四是设置了劳技课和艺术课,来提升学生生活技能和审美艺术素养。五是各学科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小测试,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通过这些方式,放慢了教学进度,减缓了教学坡度,降低了教学难度,压缩了作业量,减少了教学时长,拉大了课节间隔,切实减轻了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负担,激发了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热情,提升了线上教学效率,保证了线上教学质量。
网络会议,商对策
4月11日,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召开了线上家长会,共商疫情期间学生教育策略。二十位班主任按照学校和年级部署,通过家长会向学生及家长作了停课居家的政策解释和线上学习指导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分析了本班学生居家学习情况,认真倾听了家长的意见建议,向家长和学生分享了各学科的学习方法。同时积极引导家长从大局出发,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绪,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通过此次线上家长会,学校和家长统一了思想,理清了职责,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为今后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战疫课程,爱生命
为了让学生学会敬畏、学会勇敢、学会感恩,珍惜生命,4月14日,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召开了主题为“普及防疫知识、弘扬抗疫精神”线上专题教育班会。各班通过不同形式,开展防疫知识和生命教育,战 “疫”先进典型教育,并督促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此次活动给学生上了一堂“人生成长大课”,增强了学生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激发了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
摸底排查,建档案
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以班级为单位,精心组织,对全体学生停课居家情况进行了排查。排查采用拉网式,精准排查,确保全覆盖,不漏一人。排查出白天无人照护的防疫一线人员子女65人、农村留守学生7人、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2人、心理压力较大的学生8人。年级为这些学生逐一分类建立台账。并要求各个班级在抗击疫情期间,不间断排查需要帮扶的学生,坚决做到疫情不停止,排查不间断。
建立机制,展关怀
年级制订方案,针对排查出需要帮扶的学生,按不同类型情况,分类施策,实行重点帮扶。班主任统筹管理本班需要帮扶的学生,给每个学生建立档案,通过电话、信息、视频等方式了解情况,跟踪开展关爱帮扶工作。白天无人照顾的防疫一线人员子女,由班主任承担起白天管理照顾的职责,开展心理疏导、学业辅导、生活解困等帮扶活动,努力解除一线防疫人员的后顾之忧。为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并安排相应学科教师对其进行辅导答疑。对农村留守的同学,及时了解实际情况,并为其补充生活和防疫物资。为心理压力较大的学生安排了心理教师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努力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化解,确保学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居家生活及学习。通过以上有效措施尽可能降低疫情对学生的影响,全力实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目标。
设置平台,护心理
组织校学生发展中心的五位心理健康教师组成专家组,开设心理服务平台,开通热线,开辟心理援助通道,积极开展面向师生及广大家长的线上咨询和心理服务。利用学校公众号——白城一中校园风采、家长微信群、线上家长会等多种途径,通过公开信、热线电话、微信推文和微视频等多种形式,推送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普及心理防护知识,维护了学生心理健康,切实起到了防范极端事件发生的作用。
在这特殊时期,白城市第一中学2021级全体教师,在学校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对学生的真诚,对教育的执着,坚守在每一个家庭的背后,坚守在每一个学生的身旁,用智慧与担当,爱心与责任守护着神圣的教育事业,静待疫情消散日,相约校园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