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022年7月29日至11月25日,市委第六巡察组对白城市教育局党组进行了“十四五”规划专项巡察。2023年4月10日,市委第六巡察组向白城市教育局党组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整改工作总体情况
(一)高站位部署。接到反馈后,教育局党组高度重视整改工作,对反馈的问题照单全收,分别于2023年4月14日和4月25日召开党组会议部署落实。成立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分管领导牵头组织,安排专人负责,具体科室实施,明确了工作要求和整改标准,为有序推进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提供组织保障。
(二)细措施落实。坚持问题导向,按照科室职能进行任务分解,明确完成时限、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列出整改时间表、作战图。组织相关科室针对问题逐条研究整改措施,保障反馈的问题逐项整改落实到位。
(三)严要求整改。突出整改过程监管,将巡察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教育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班子建设。通过巡察整改,推动《白城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2021-2025年)》组织实施,促进教育发展和质量提升,加快构建白城高质量教育体系,提高教育满意度。
截至2023年7月14日,制定的11项整改措施,已经完成落实11项;反馈的11个具体问题,已完成整改7个、基本完成整改3个、未完成整改1个;通过整改,完善制度3项。
二、问题整改进展情况
(一)关于对“十四五”规划工作组织领导方面的问题
1.加强学习。将“十四五”规划等重要决策文件内容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干部理论学习计划,全面加强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和教育相关理论水平。4月26日,市教育局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了专题学习研讨会和机关全体干部政治理论学习会,深入学习了中央、省、市“十四五”规划相关精神,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水平,指导实践。
2.强化落实。市教育局成立了“十四五”规划编制小组,专门负责起草《白城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2021-2025年)》,先后召开3次小组会议研究《规划》内容。初稿形成后,经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报请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后,于2022年11月以政府办名义正式印发。
3.健全机制。一是市教育局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分别制发了《白城市“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关于开展白城市薄弱高中托管帮扶项目实地调研的通知》《白城市“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白城市学前教育普惠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白城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并指导各县(市、区)编制具体工作方案,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通过落实部属高校托管和薄弱高中结对帮扶,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办学水平提升。开展省、市级示范园评选,以“大园区”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开展特殊教育调研,残疾儿童少年的接受义务比例达到95%。二是制发《白城市中等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定期调度督促全市中职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截至目前,吉林省畜牧业学校、白城市第一职业高中已全部完成图书采购任务,各地中职学校达标工程正按计划实施。三是以省确定的3项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项目为依托,开展2次专项督导,指导各试点校形成符合白城实际的评价模式。目前各校均制定评价项目方案,正有序推进中。市教育制定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义务教育质量、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实施规划》,依据评价指标,从2023年起至2027年开展第一轮各级各类学校(园)办学质量评价,年底前将对五个县(市、区)14所学校及市直2所学校开展市级复评工作。
4.科学规划。结合教育发展实际情况,立足长远发展,科学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先后召开规划编制调度会、推进会、研讨会,修改完善《规划》草稿6次。初稿形成后,按照市专项规划文件制发要求,分别进行了司法审查、专家认论、风险评估、集体讨论、面向涉教部门征求意见建议、开展社会公众参与等程序,有效保证了《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5.合理布局。推进解决市区义务教育布局不均衡问题,4月17日下发了《白城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布局调整专项调研的通知》,对各学段开展全面调研。5月30日形成了《白城市各级各类学校布局专项调研报告》和《白城市教育局“十四五”义务教育布局调整规划》。对主城区新建的3所公办幼儿园和4所小区配套幼儿园、生态新区和经开区新建的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进展情况定期调度,加快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促进教育公平。
6.优先保障。将《白城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2021-2025年)》推进落实情况纳入对各县(市、区)履行教育职责考核内容,制发了《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方案》《2023年教育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评估指标体系》,加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优先保障教育发展。定期开展督导检查,1月9日至17日,对各县(市、区)政府落实教育重点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考核,并印发了督导通报。4月份对各地整改情况进行了第一次回头看,跟踪整改。同时对各地政府落实《规划》情况进行了专项督导,针对发现的5个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
(二)推进“十四五”规划相关工作任务落实方面的问题
7.建设项目有序实施。制定了《关于落实市委市政府2023年重点工作方案》,成立项目协调调度领导小组,实行台账管理,每季度调度1次,推进项目实施,加快《规划》重点项目落实。南部城区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已于2023年4月10日正式开工,目前已投资约2800万元,8月份可完成所有主体封顶,预计2024年7月31日竣工;西部城区九年一贯制学校经开区正在进行土地征收工作,待征收工作完成后进行项目建设。洮北区第四幼儿园已经建设完成,秋季可招生投入使用;白城市第一幼儿园建设项目和南部城区幼儿园建设项目已完成选址地块规划,待第一幼儿园完成土地征收、2所幼儿园建设资金确定后施工建设。目前各建设项目基本完成阶段任务。
8.巩固“双减”成果。通过校内提质和校外治理相结合,加强“五项管理”、作业管理、考试管理、课后服务,持续强化“双减”政策落实。制发了《白城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校内减负工作的通知》,组织全市各中小学校开展校内减负工作自查自纠,并形成自查报告,巩固“双减”成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作业展评大赛、作业创新大赛和评选活动,推动校内作业改革。印发《白城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2年春季开学“双减”“控辍保学工作”的通知》,指导全市200所中小学校开展寒假作业展评,有效促进作业设计水平,提高作业针对性。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指导各地、各中小学校充分发挥优秀师资力量和人才团队优势,聘请校外活动中心教师参与,采取“订单式”对接,打造“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课后服务模式。在全市中小学校征集“校内减负提质”案例35个,其中洮南市案例入选吉林省“校内减负提质”典型案例。
9.加强培训机构治理。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通过“日查+夜查”“联检+抽检”等形式,定期开展拉网式明查暗访、巡查检查。抓住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监管护苗”专项行动。加大对全市校外培训机构的巡查频次,公开举报电话,创建“二维码”举报方式。截止目前,受理举报电话11起,受理“二维码”网络平台举报13起。按照“一次受理,一次移交;再次受理,提级办理”的原则,在职教师举报线索移交各县(市、区)7起。2022年10月份以来共检查校外培训机构100余次,查处5所违法违规办学校外培训机构,整改3所,停业整顿2所。
10.增强职教服务功能。落实国家、省职教大会精神,围绕白城市“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快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由白城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负责筹建新能源产业学院,目前正在推进阶段,预计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筹建白城市域产教联合体项目,争取年底前申请立项。发挥职业学校优势和服务职能,面向社会开展各类技能型人才培训,实行培训工作月调度制度,定期跟踪督促培训工作开展。截至今年6月末,已完成规划要求的每年3500人次技能型人才培训任务。
11.增加学前学位供给。建立健全小区配套幼儿园长效管理机制,将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确保做到配套幼儿园与首期建设的居民住宅区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坚持端口前移,提前部署小区配套幼儿园接、管、用工作,提前测算当地小区配套幼儿园所需求的机构个数、教职工编制数,妥善解决人员和编制问题。对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做好委托办园方案,待时机成熟时完成移交。采取“勤督查,多调度”的方式,防止已建成的幼儿园长时间闲置,确保建完能交,交之能用。至目前,全市30所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投入使用园所年度可增加至26所,增加普惠性学位7100个,能够满足适龄儿童就近入园需求。
三、下步工作打算
1.持续推进问题整改。对已完整改的问题,加强后续跟踪检查,巩固现有整改成果。对基本完成和未完成整改的问题,定期调度,督导、指导各地各校按计划时间节点推进实施,保证按期完成整改。
2.坚持标准强化落实。针对教育评价改革、教育质量提升、督政督导督学职能发挥等问题,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推进实施《规划》各项任务,加快“十四五”期间教育稳步发展,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3.健全机制合力攻坚。坚持和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和教育提质发展保障机制,发挥教育督导作用,强化政府、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职责,完善配套制度方案,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指导各地各校主动担责,保障《规划》专项巡察问题整改全面落实落地。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电话:0436-3212007;邮政信箱:白城市中兴东大路3号,白城市教育局办公室;邮编:137000;电子邮箱:1973461599@qq.com。
中共白城市教育局党组
2023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