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教育局欢迎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耕耘结硕果 风劲待远航——白城市职业教育成果篇(一)

发布时间:2021-05-21 16:39:00    来源:

  经过近10多年的建设、改革发展,我市职业教育已呈现良性循环发展态势,就业与升学并举、全日制学历教育与岗位技能培训并重的多元化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初步建立,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明显提高,人才培养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愈加凸显。

  一、优化布局结构,着力构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格局。

  (一)适时调整布局。我市高职、中职院校历经多次调整、实质性合并等过程。目前,现有市管1所高职专科层次学校——白城职业技术学院,市级公办独立设置中等职业学校4所(含人社办2所,其中1所为民办学校)、县级职教中心6所(每县有1所职教中心,含人社办1所),已初步建立起了涵盖工、农、牧、商、医、师等各领域,适应我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白城职院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教职工295人、学生4337人,固定资产13514万元。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校园面积40.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61万平方米,教职工914人(其中专任教师568人)、学生8452人,固定资产26655万元。

  (二)打造示范专业。根据城市发展定位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我市按照“调整结构、培育特色、发挥优势、注重内涵”的思路,紧密结合我市支柱产业、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产业的发展需要和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引导全市各职业院校全面优化专业结构,规范专业设置,打造品牌示范专业,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目前,白城职院现有机电等10类27个专业(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省级品牌专业和省级示范专业),全市中职学校设有机械加工、畜牧兽医等14类41个专业(其中示范专业省级5个、市级13个)。两年来,全市新增设光伏工程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婴幼儿托育、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电子商务共21个专业。白城职院建筑工程技术等4个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项目,省畜牧业学校的畜牧兽医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中职专业建设项目。

  二、不断深化改革,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将改革贯穿发展始终。白城职院围绕“校企一体、能力为本”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中探索“三段递进+企校融合”工学交替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课堂、社会、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全过程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白城市第一职业高中2019年通过了“吉林省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评估验收,不仅与白城鹤翔宾馆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还成为吉林省第三批“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有2名学生获得技能等级证书)、吉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改革创新实验校。省畜牧业学校被确定为国家级第三批1+X证书试点院校,首批44名学生通过了初级资格证书考核。2020年与白城福佳科技有限公司开展5个项目新型学徒制培训共57人。全市7所中职学校分别加入了吉林省医学技术职业教育集团、吉林省县级职教中心发展联盟,在共建共享中探寻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二)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2020年,市政府举办了“白城市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会议暨合作协议签字仪式”,7所职业院校与21户域内外企业签订了22项合作协议,市政府孙志刚副市长讲话。白城职院与白城能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举办了产教融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暨揭牌仪式,助力白城“双谷”“双基地”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多年来,吉林梅花氨基酸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7批次581名新上岗员工岗前业务培训。据去年底不完全统计,我市7所职业院校共与域内外136户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去年白城市第一职业高中“海尔”“全国人民大会堂服务中心”等企业冠名班招生72人,比2019年多招收35人,具有较强吸引力。

  (三)狠抓育人质量不放松。每年的校、市、省三级学生竞赛机制,为学生提高技术技能创造了条件。2014年以来,我市中职学校学生技能竞赛逐步呈现了参赛学校、参赛专业、竞赛项目、参赛选手均逐年增多和效果越来越好的显著特点。2018年以来,市级竞赛涉及数控技术应用等25个专业、中华茶艺等63个参赛项目、参赛选手339名。2018年以来学生参加省和国家级技能竞赛成果显著,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8项,白城职院荣获团体奖13个(8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个人奖7个(4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和2个国家级优秀奖。2020年,全市中职学生参加全省高校对口升学考试升入本科院校39人(本科率达19.30%),专科率96%以上。全市现有中职学校学生社团63个、学生1479人,具有制度化常态化趣味化等鲜明特色。

  (四)着重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全市现有省级“技能导师工作室”2个,市级首席技师工作室和市级师徒工作间各1个,职业技能鉴定站4个。2019年市级认定中职“双师型”教师31名,2020年省级认定专科、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48名,白城职院“双师型”教师达到131人(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44.4%),全市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达到352人(占专任教师比例达56%)。全市有7名教师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吉林省中职学校学科带头人。通过每年举办白城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教学“开放日”、参加省赛国赛等多种形式,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近三年来,白城职院晋升教授4人、全市中职学校晋升教授(正高级讲师)3人,教师荣获省级以上表彰奖励53项(其中1人荣获教育部优秀教师表彰),1人获国家级发明专利。

  (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开展培训。两年来,共有159名教师参加国培、省培项目。白城市第一职业高中组织3批次共120名教师到省属高校、省教育学院和同济大学开展专业素养提升研修。随着校级领导班子调整,市教育局三次组织共52名职业院校领导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职教中心和四平地区双辽市职业中专、长春市2所高职院校考察学习,不断引领校级领导明晰办学方向。借助长春市教育局对白城市职业院校技能扶贫契机,我市有2名教师专程赴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无土栽培技术提升培训;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名专家来省畜牧业学校、白城市第一职业高中进行畜禽防治、汽车运用与维修中高职贯通培养项目专题讲座;去年市教育局组织全市9所职业院校23名校级领导参加了“长春市职业院校管理队伍提升治理能力研究班(第一期)”培训,今年有47人参加了第二期培训班。不久前,召开了白城市“提质培优·职业院校教学成果提升研讨会”,聘请3位专家作报告,对加强新时代职业院校教管一体化等平台建设、助力职业院校提质培优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