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梳理“双减”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按照省督导办下发的《关于印发<“双减”工作专项督导检查方案>的通知》(吉政教督委办〔2021〕13号)精神,9月23日至9月28日,由副局级督学艾光洁带领,局督导室和民办教育管理办公室成员组成的督导检查组一行4人,对全市“双减”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
此次督查重点检查三方面内容:市、县党委政府落实“双减”工作情况、义务教育学校落实“双减”工作情况和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培训行为情况,是在各县(市、区)全面自查基础上进行的市级复查。
采用明查暗访相结合方式,督查组实地抽查小学、初中12所和32家校外培训机构。每到一校,督查组都认真查阅相关资料,组织教师座谈,深入班级向学生了解情况,在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时间跟踪调查,较为详实地掌握了学校减负工作开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当场指出,并给出指导性意见。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检查分下午和晚上20:30分以后两个时间段进行,主要对各机构的办学资质、培训内容、招生宣传、教师资质、收退费标准、安全管理等情况进行逐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向培训机构提出整改意见,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
检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有:初中学校课后服务内容单一,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开展的少;分层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各校开展程度不一;全市非营利性培训机构登记工作进行缓慢;学校附近托管班、小饭桌有无证经营、暗中从事教学活动的现象。针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分县(市、区)下发了问题清单,要求各地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整改任务。
对今后“双减”工作,督查组要求,一是在作业管理质量上措施再细化,促进作业管理“减负提质”;二是课后服务课程开设要更加科学合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制定工作计划,积极推进培训机构“营转非”工作进程;四是规范培训机构治理,加强部门联合执法,加大主动查处力度,切实减轻学生校外课业负担。


